简介
《辞海》1979年版认为“木材因地层变动而久埋于土中者,称为‘阴沉木’,也叫‘阴木沙’。一般多为杉木,质坚耐久,旧时以为制棺木的贵重木料。”山之北,水之南皆曰阴,一般将生于山北或秋冬生者称之为阴木。而阴木显然与阴沉木有异,阴木为生于地上之木,阴沉木则是久埋于地下之木。
阴沉木并不单指杉木一种,而是久埋于地下未腐朽、可以为器的多种木材的集合名称。这些木材的共同特点为耐潮、耐虫、耐腐并具香味,油性重。其种类繁多,主要有柏木、杉木、楠木、椆木、野荔枝木、苦梓、绿楠、铁力等。阴沉木在各地均为不同的名称,东北松花江流域称之为“浪木”、“沉江木”,四川称之为“乌木”(主要阴沉木颜色一般呈深色)。四川成都还有一个“乌木艺术博物馆”。但实际上四川是不产乌木的,乌木产自于非洲、南亚、东南亚地区。四川的所谓“乌木”实为阴沉木,二者在概念及本质上均有天壤之别,不可混为一谈。
形成原因
阴沉木除按树种分类外,还按阴沉木形成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1. 沉于河流泥沙之中,一般是由上游泥石流及水土流失等地质灾害而将树木冲入河流深埋于河床;
2. 地震所造成树木掩埋;
3. 埋于地下数年之棺木。由于以上原因,阴沉木颜色一般趋深且色差明显。因长期深埋,含水丰富,木材加工时极易开裂、变形、翘曲,但干燥后加工表面十分润泽光亮,手感极佳。历史上阴沉木一般用于棺材或小器物的制作,极少用于家具的制作。阴气过重在今天也仍为大忌。由于阴沉木自身的特点,一些厂家对阴沉木进行化学染色处理,使其达到理想的色泽而丧失其本身的特色,对人及环境有明显的污染。阴沉木种类繁杂、良莠不齐、颜色斑驳、成大器者寡,用其制作雕刻及根艺品者多,拼补、粘接制成仿旧家具的也不少,但与紫檀木是不能相提并论的。
民间流传
在中国民间,阴沉木即炭化木,蜀人称之为乌木,西方人称之为“东方神木”。阴沉木的形成久远,据可考资料记载:远古时期,原始森林中的百年千年名贵古木,由于遭受到突如其来的重大的地理、气象变化(如地震、山洪、雷击、台风等),有的被深埋于江河湖泊的古河床、泥沙之下,有的被埋藏在缺氧的阴暗地层中,时间长达数千年,甚至几万年,它们历经激流冲刷、泥石碾压、鱼啄蟹栖,以致形状各异,姿态万千。经大自然千年磨蚀造化,阴沉木兼备木的古雅和石的神韵,其质地坚实厚重,色彩乌黑华贵,断面柔滑细腻,且木质油性大、耐潮、有香味,万年不腐不朽、不怕虫蛀,浑然天成。古籍中记载个别树种还具有药用价值。它集“瘦、透、漏、皱”的特性于一身,不愧享有 “东方神木”和“植物木乃伊”的美誉。
阴沉木自古以来就被视为名贵木材,稀有之物,是尊贵及地位的象征。我国民间素有“纵有珠宝一箱,不如乌木一方”和“黄金万两送地府,换来乌木祭天灵”的民谚。在古代,达官显贵、文人雅士皆把阴沉木家具及出自阴沉木雕刻的艺术品视为传家、镇宅之宝,辟邪之物。历代以来,特别是明、清时期,阴沉木尤其成为各代帝王建筑宫殿和制作棺木的之材。清代帝王更将其列为皇室专用之材,民间不可私自采用,致使阴沉木更加稀少。民国时的窃国大盗袁世凯,逆历史潮流而动,“皇帝梦”没做多久就一命呜呼。但为了显示曾有过帝王身份,其家人费尽心思,耗费大量家财觅得阴沉木,为其拼了一副棺木。这虽是历史笑谈,但从中也看出了阴沉木的贵在难求。
严格说来,阴沉木已超出了木头的范围,而应将之列为“珍宝”的范畴。这是因为,在故宫博物院的“珍宝苑”就珍藏有阴沉木雕刻而成的巧夺天工的艺术品,可见其珍贵的程度已远远不是一般木头所能企及的。阴沉木家具及艺术品就其质地、文化价值和升值前景看,可以说是无与伦比的,甚至已经超过了名贵的紫檀木。
阴沉木由来世上稀,可同珠玉斗京畿。“泥潭不损铮铮骨,一入华堂光照衣。”由于其数量稀少,成材率低,不可再生,又极具观赏价值,因而有极高的科研价值、文化价值和经济附加值。利用阴沉木独有的材质,古奥的神韵及千姿百态的艺术造型制作的家具和艺术品,是自然与人文高度融合的艺术品,极具观赏和收藏价值。
阴沉木四川人称之为乌木它是两千年至万年前,古四川地域天体发生自然变异,由地震、洪水、泥石流将地上植物生物等全部埋入古河床等低洼处。一些埋入淤泥中的部分树木,在缺氧、高压状态下,细菌等微生物的作用下,经过数千年甚至上万年的炭化过程而形成,故又称“炭化木”。
神奇的三星堆乌木与举世闻名的三星堆文物一样,是四川人类的宝贵遗产,是古蜀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活化石之美称。
乌木主要分布在四川四条大江及其支流区域。经多位乌木爱好者取样作炭十四同位素测定,大多数乌木的年代为距今两千多年至四万年之间。
可见乌木历经岁月沧桑、饱受多种自然外固和内固之力,使其天然形状怪异、古朴、典雅,仪态万千。难怪外国人参观后,惊叹为“东方神木”。
三星堆附近的古河床,是乌木最集中的出产地之一。经中国地质大学检验中心炭14测定,其乌木年龄为3200土50年。本人收藏的各种乌木距三星堆只有10公里远。
乌木的种类繁多,有:麻柳树、青冈树、香樟树、楠木(金丝楠木、小叶楠木)红椿木、红豆杉、马桑、黄柳木、黄柏、槐木、檀木等。一般带有香味和杀菌特征的树种才能形成乌木。在德阳市绵远河一带还发现3米直径的大乌木,可见远古时代生态环境是多么美好、壮观。
乌木本质坚硬,多呈褐黑色,黑红色,黄金色,黄褐色。其切面光滑,木纹细腻,打磨得法可达到镜面光亮,有的乌木本质已近似紫檀。其永不褪色、不腐朽、不生虫,是制作艺术品、仿古家具的理想之材。
考古学家通过三星乌木复原当时的生存环境破译了三星堆出土了大量大象牙之谜。正是乌木的灵性,故宫博物院的老师测出乌木还有显著的促进血液循环,延年益寿的功能。蜀人视之为辟邪纳福之宝。
由于乌木为不可再生资源,开发量越来越少,一些天然造型的乌木艺术品极具收藏价值。 阴沉木是数千年乃至数万前的古树由于山体滑坡等自然原因沉入江河里,经河水、沙石的长年浸泡和磨压,木质结构发生变化,正处于向化石转变的阶段。所以,阴沉木的学名又叫“化石木”。每当汛期,在洪水冲击下,少量阴沉木会从河底泛起,被冲到岸边“重见天日”。
阴沉木很奇特。一般木头烧出的是白灰,而阴沉木烧出的是黄灰。阴沉木很硬,用电锯切割常能锯出火花来,而且很难打磨。用阴沉木做的家具上了菜油后乌黑锃亮,根本不用再上漆,而且年代越久远的阴沉木色泽越深。人们发现用小块阴沉木泡酒或将其烧成灰泡水喝能治感冒,于是阴沉木又被当地农家当做药来收藏。阴沉木还是上好的雕刻材料。同时由于阴沉木介于木石之间,雕刻起来手感很好,用它雕刻出的作品上油后或黑里透亮,或黄中渗红,质感非常强,很适于表现细腻传神的作品。
专家介绍说,在中国,仅黄河龙羊峡和长江三峡地区有发现阴沉木的记载。据分析,除有较大流量和水压的河流条件外,形成阴沉木还须河两岸有坡度较大的山峰,有产生滑坡等地质变化的条件。而长江三峡地区和黄河龙羊峡地区刚好同时具有这几个条件。但龙羊峡水库建成后,龙羊峡便再无发现阴沉木的记载,使长江三峡地区成为国内仅有的阴沉木发现地。三峡地区也仅限于奉节县、云阳县和巫山县一带约200公里长的区域才有,其中尤以奉节县发现最多。估计在三峡水库建成后,这里将再也不会有阴沉木出现,人们手上保留的阴沉木将成为“绝版”。
10月24日,一根巨大的阴沉木在江北区鱼嘴镇江边渐露庐山真面目。据专家研究,发掘的应该是一根麻柳树阴沉木,估计树身长度13米左右,而目前还只发掘到一半。从树干上覆盖的经过上千年历史形成的黏土看,该阴沉木在地下可能埋藏了不下2000年,文物考古和收藏价值极大。而据当地居民说,当地发现阴沉木的消息传出后,不时有神秘人物开高档小轿车前来此打探。
价值
阴沉木有药用价值。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本部第三十五卷记载“乌木甘、咸、平、解毒,又主(治)霍乱吐痢,取屑研末,用温酒服。”在我们收集的阴沉木中,入夜后常常发出奇特幽香,尤其是在成品展厅里,淡淡幽香在入室后弥漫许久不散,泌入心脾。由于阴沉木是神秘珍贵的“宝物”、“神器”,民间素有“纵有珠宝一箱,不如乌木一方”的说法。
清朝大学者袁枚在《子不语》中对阴沉木的解释为:相传阴沉木为开辟以前之树,沉沙浪中,过天地翻覆劫数,重出世上,以故再入土中,万年不坏。其色深绿,纹如织锦。置一片于地,百步以外,蝇蚋不飞。
上世纪初,西方传教士来到中国,在一些偏远山区见到这种木材,将之称为:东方神木。据可考资料分析,远古时期,大片原始森林中的名贵古木,已生长了百多年甚至千年,茂密参天,但因突如其来的重大地理气象变化(如地震、山洪、雷击、台风等)原因,被深埋于江河湖泊的古河床、泥沙之下,在缺氧的阴暗地下埋藏数千年甚至数万年,历经岁月沧桑,饱经风雨侵蚀,任激流冲刷,任泥石碾压,任鱼啄蟹栖,其形状千疮百孔,其姿态变化万千,由此成为极为珍贵的世界名木。
阴沉木是一类珍贵木材的统称,从阴沉木的质地来看,古代原生木种十分多样,如有楠木、子京、蒲桃、坡垒、青杠、麻柳、马桑等,特别是还有部分的古代珍贵红木,如古金丝楠木、花梨木、香枝木等。由于在地下埋藏成千上万年,其出土时的色泽各不相同,有的整体乌黑,有的灰褐如云,有的红似花岗,有的灿若黄金,外黑内黄是金丝楠木,外黑内红是坡垒,外黑内绿是桢楠等等。因埋藏年代久远,其密度很大,质坚体重,置水则沉。